
2025年10月24日下午,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庭华老师在赣南师范大学蓉江校区四教211会议室进行了一场学术讲座,讲座的主题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抗争—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讲座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魏炜教授主持,中心成员刘红良教授、朱大伟副教授、朱美兰博士、王锋博士、周余祥博士等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庭华老师的讲座以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为核心,结合丰富史料与详实数据,阐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近代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同时论证了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战略价值。
刘庭华老师指出:中国战场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这比欧洲战场的开端(1939年)早了两年多,比太平洋战争(1941年)早了四年多。中国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达十年之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则更长),牢牢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中国军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阻止了法西斯势力的全球串联,为盟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赢得了宝贵时间和空间。抗战期间,中国以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在抵抗外侮中取得的完全胜利。它彻底洗雪了百年国耻,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证明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这场战争空前地动员了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阶层。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推行民主改革,获得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庭华老师还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成果。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在讲座讨论与总结环节,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参会师生围绕着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抗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大家积极地参与互动、踊跃发表见解。本次讲座的顺利开展,开拓了参会师生的学术视野、有力地促进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问题的交流与探讨。